平均國民所得是台灣三倍的荷蘭,一把20支的玫瑰約台幣180元,花價是台北的一半,便宜的花價造就花卉文化。(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提供)
文 郭美瑜
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胡浩德(Menno Goedhart)駐台七年,天天買玉蘭花送辦公室的女同事。他說,20元就能讓同事們微笑地開始每一天,他覺得很愉快。
花是荷蘭人生活的一部分
胡浩德買花,七年來從未間斷,因為,路旁就有得買,不用特別跑到花店。這種消費方式,就像在荷蘭,路旁的小攤、超市、花店,甚至機場,無處無花。他說,「在荷蘭,每個家庭每天都有花,下班後帶束花回家,拜訪朋友、遲到,或各種紀念日,花卉都適合表心意。」
荷蘭花卉價格便宜,一把20支的玫瑰零售4歐元,約台幣180元,平均每朵9元,相較於台北的花店每朵售價20元起跳,荷蘭花價是台北的一半。
「超便宜(Extremely cheap)!」胡浩德這麼形容花價。這也是形成荷蘭花卉生活文化的因素之一。
花季拚觀光 花卉拼經濟
荷蘭的園藝花卉產地集中在北荷蘭省及南荷蘭省,產區具有群聚效應,稱為「綠色區域」(Greenports)。
例如,Aalsmeer Greenport是花卉業者的集中區,Duin and Bollenstreek Greenport是享譽國際的種球區,全球最大的球根花園庫肯霍夫(Keukenhof)公園就在此區。
Boskoop Greenport是樹苗與灌木生長區,Westland/Oostland Greenport是荷蘭最大的溫室園區,東南部的North of Limburg/Venlo Region Greenport則以植物及溫室培育為主。
每年4、5月花卉盛開,荷蘭的大地就像彩虹拼布,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花田區隔分明,由花展及花車遊行拚觀光,錯過此時,遊客得等到明年才有機會沈浸綺麗的花海中。每年只開放九週的庫肯霍夫公園則是花卉產業交流平台,展示業者研發的花卉新品,創造經濟價值,也是旅客必遊之地。
2007年荷蘭的園藝產品約值77億歐元,花卉與盆栽占了53億歐元;同年度的園藝出口總值為147億歐元,花卉與盆栽就占65億歐元。其中70%銷往其他歐洲國家市場。全球90%的球莖來自荷蘭。
溫室科技造就荷蘭的精緻農業
荷蘭兩大火鶴花種苗公司之一的瑞恩(Rijnplant)公司的溫室,由溫室電子系統模擬環境,另由「電子醫生」(品名:Grow Watch,植物生長監測器)負責監控環境,偵測不同栽培區的環境變化。
例如:「電子醫生」測得的濕度、溫度、氧氣等資訊,透過衛星傳送到管理者電腦,再由電腦或管理者決定每扇窗戶開、關的角度、灑水器何時灑水等,一年下來可降低兩成的能源消耗。
溫室的電子系統及「電子醫生」分工及整合後,可栽種一年四季的花卉、植物及蔬菜,包括熱帶香料與中藥草。
與海爭地的荷蘭,也向天掙能源。農民面對能源危機與全球暖化,發展出節能科技,並大量用於生產。他們將夏天的太陽能貯存在土壤裡,以應付冬天所需,也有農民使用地熱為溫室供暖,一樣可省能源。
台灣颱風多,一次風災就可讓農民心血化為烏有。胡浩德認為,台灣農民累積的損失足以設置溫室栽種植物,溫室技術還可確保花卉的品質及穩定的產能。
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胡浩德駐台七年,天天買玉蘭花送辦公室女同事 。20元的花就能讓同事們微笑開始每一天,他覺得很愉快。(中央社郭美瑜)
獨步全球的花卉拍賣制度
在阿斯米爾(Aalsmeer)的花卉拍賣會場,面積相當於三分之一大的永和市,場內的纜車將鮮花送到拍賣場,貿易商從拍賣鐘及電腦下訂單成交,花卉就送到貿易商倉庫,等待分流出口。這裡,每天約完成5萬筆花卉交易,交易非常熱絡。
此外,推動精緻農業的荷蘭,花農與出口商得依土地面積計算產值,雙方一年前就立約收購,若有爭議,還可訴諸花卉產業的專屬仲裁法庭解決爭端。
「成熟」已不足以形容荷蘭的花卉拍賣制度。胡浩德這麼說:Super efficient! Extremely efficient.(超有效率、極有效率!)
他舉例,荷商在肯亞投資種植的玫瑰,上午參加拍賣,紐約消費者晚上即可買到肯亞出口的鮮花;玫瑰仍然嬌艷欲滴。
除了物流系統,金流也值得一提。
在台灣,向銀行借貸的農民必須出示財力證明,荷蘭農民的「腦力」就是財力。
農民除了以科技、科學化生產花卉,申請貸款時,可向「農民合作銀行」(Rabobank)提出包含技術能力與產能的貸款計畫,由銀行專案審核通過才撥款,雙方是「投資」關係,互蒙其利。荷蘭「農民合作銀行」是專門提供農民貸款服務的金融業者。
鼓勵台灣複製荷蘭經驗
荷蘭擅長複製、研究與創新。胡浩德說,荷蘭維持花卉生產的優勢,是科技、物流與公開、合作的精神,政府除了研發,什麼也不插手。
台灣引以為傲的蘭花生產技術,就是在荷蘭複製與研發之後,被趕上、超前。
面對產業競爭,胡浩德認為,花卉市場很大,沒有競爭只有合作。荷蘭向台灣學習花卉培育技術,也應該複製荷蘭的溫室技術及拍賣制度,將東亞花卉,包括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特色花卉,運銷亞洲或全世界。
胡浩德說,「沒有永遠的領先,但我們一直在研究技術、開拓市場。」荷蘭不斷尋找任何可能,要在全球播種花卉的種子。
Related posts: